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1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人文1513教室召开“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承担本学期授课任务的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共计50余人参会,会议由课程负责人孟琳琦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蓝强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具有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的重要思政课程,对教师素养提出极高要求。为此,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潜心备课,严谨授课。须携带教材、讲稿、课件、点名册及学生问题清单等教学材料,紧扣专题核心展开教学,精准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助力学生把握国家发展前沿动态。二是强化管控,规范秩序。牢固树立教师课堂第一责任人意识,敢于管理课堂秩序、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全力保障教学环节高效实施。三是严守纪律,筑牢红线。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教师职业准则,确保言行与党中央精神高度一致,坚决抵制错误观点与负面言论,着力打造思想深刻、导向正确、正能量充盈的思政金课。  

会上,孟琳琦就2025-2026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选题、授课安排、教学目标及教学纪律作出详细说明与布置。本次会议确定本学期4个教学专题,全体任课教师围绕相关事项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本次集体备课会内容详实,明确新学期教学要求与工作重点,拓展教师教学视野,为2025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的扎实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充分消化会议精神,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饱满热情与扎实作风投身教学工作。

拟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孟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