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诸暨市南门社区爱心食堂展现了一场“青银共治”的生动实践。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幸福食光机”暑期实践团队,联合西子美志愿者、绍兴传媒小记者及社区长者,共同开展“青银相伴,幸福同行”主题活动,探索以代际协作激活社区融合的新路径。

活动中,“幸福食光机”团队不仅是服务者,更是“共治”理念的推动者与记录者。他们用镜头捕捉跨越年龄的温暖对话;结合专业知识协助健康服务,在口腔检查中了解长者的实际需求;更在非遗仿烧蓝手工区,促成亲子家庭与长者协作,共同创作寓意美好的“时光礼物”。这些细节生动诠释了“共治”中不可或缺的平等与尊重,使食堂超越就餐功能,升华为代际融合、情感共筑的社区枢纽。

此次活动是“幸福食光机”团队深度观察“青银共治、老幼融合”的窗口。他们清晰地看到:青年在组织协调中深化治理认知,提升实践能力;长者在需求反馈和互动中重获价值感,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少儿在尊老实践中培育社区认同。三方合力下,爱心食堂成功转型为集健康管理、文化传承、情感联结于一体的社区共治微平台,彰显了多元主体协同的融合力量。

“幸福食光机”暑期调查团队运用专业方法,系统收集长者对社区服务的核心诉求,科学凝练为“空间适老化改造”“文化服务精准供给”“互助网络拓展”三大方向。这些基于共治理念的调研成果,将为社区后续制定精细化养老方案、深化代际协作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和“青年智慧”。

在南门社区的方寸之地,“幸福食光机”团队见证了“青银共治”如何激发社区内生融合力。每一次平等的互动、每一份被倾听的需求,都在为构建更具包容性与活力的现代社区治理模式积累宝贵经验。

(拟稿: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幸福食光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