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学院英语专业与诸暨市庆同小学正式签署教育实习基地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全新阶段。2025年春季学期,英语专业首位实习生走进庆同小学六年级课堂,开启了一场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之旅,也为双方未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理论照进现实:一堂课背后的成长
“从深夜备课的忐忑,到听见孩子们齐声跟读时的感动,这段经历让我真正理解了‘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含义。”谈及在庆同小学担任实习英语教师的经历,人文学院英语专业211班学生全欣薇感慨万千。作为首批进入该校实习的“教师新手”,她将课堂所学任务型教学法创造性转化为“情景剧表演”“思维导图闯关”等互动环节,成功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看到孩子们用思维导图流畅复述课文时,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法课程中案例分析的宝贵价值。”全欣薇表示,庆同小学指导教师团队的全流程帮扶让她受益匪浅——从课堂节奏把控到差异化教学设计,从鼓励式评价到捕捉学生闪光点,大学课堂中的抽象理论在真实教学场景中落地生花。


校地协同:让教育实践“双向赋能”
此次合作是英语专业首次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共建实习基地,旨在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践机会。诸暨市实验集团庆同小学校长丁圆伟表示:“高校学子的新鲜理念为课堂注入活力,他们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互动设计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们期待未来接纳更多实习生,共同探索英语教学创新模式。”此次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更通过“高校-小学”双向反馈机制优化课程设置。
带着写满反思笔记的实习手册,全欣薇同学在总结中写道:“这段经历像一面镜子,既照见专业积累的成效,也映出仍需打磨的细节。站在真实讲台上的每一分钟,都让我对教师职业多一份敬畏。”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高校与小学的握紧双手,托起的是未来教师的成长之路,更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希望。 (拟稿:英语专业 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