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4月1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文3523召开“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承担本学期授课任务的思政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备课会由课程负责人孟琳琦主持。

集体备课会上,“形势与政策”课负责人孟琳琦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5年上辑)》的通知精神,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选题、教学安排、教学目的和教学纪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全体任课教师就相关事项进行了交流讨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蓝强强调,“形势与政策”课在思政课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形势、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历史性成就的核心课程,是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学生头脑的重要渠道。全体任课教师要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学习研讨,紧跟时代步伐,回应现实关切,善于运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全体任课教师要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认真备课上课。最后,全体任课教师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红线底线,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的正确价值导向。

举办“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安排,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交流经验、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集体备课,全体任课教师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有了更深刻把握,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拟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孟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