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2月 14至 15 日,我院大学生双创团队“鱼籽小分队”聚焦“互助养老”主题,赴浙江杭州、义乌多地开展调研,深入探索城乡互助养老创新模式,以“技术赋能 + 文化创新”为双轮驱动,围绕互助养老这一核心从乡村德治积分体系、城市智慧养老技术、社区邻里互助机制等方面展开实践研究。

2月14日,在浙江义乌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团队访谈了村党支部书记何允辉,了解该村“功德银行”运行机制。村民善行被量化为 “国事”“村事”“家事” 三级积分,通过小程序上传服务影像,积分可兑换生活物资或宅基地审批优先权,且创新融合区块链技术确保“善行记录”不可篡改,目前已推广至全国 400 多个村庄。何允辉书记强调,“功德银行” 以 “好人好报” 替代西方契约精神,通过 “精神激励+物质反馈”双驱动激活村民内生动力,如孝道文化写入村规民约,积分与集体分红挂钩。团队学生尝试将 “功德银行” 理念融入“银龄互助帮帮团” 项目,探索代际反哺机制破解农村养老人力短缺难题。

2月15 日,在杭州市湖滨街道幸福邻里坊和浙江金色年华养老产业集团,团队访谈了益优公益初子涵老师和金色年华总经理魏得时。幸福邻里坊旧改后通过特色活动促进邻里互助,资金来源于政府创投与自我造血,疫情期间探索 “线上 + 线下” 服务闭环,成为社区治理标杆。金色年华集团展示了毫米波技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无人机配送药品等智慧产品,推出 “家庭床位” 服务降低养老成本,计划整合 AI 与物联网技术构建 “全天候安全网”。团队亲身体验智慧养老产品,探讨 “服务创新 + 技术赋能” 融合路径,为 “银龄互助” 项目注入科技元素。

“鱼籽小分队”通过城乡对比调研,揭示互助养老“中国式创新”:乡村以 “功德银行”为代表的德治积分体系破解资源短缺;城市依托智慧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以邻里坊激活社区内生动力。团队指导老师唐宇表示,从何斯路的“道德资产”到杭州的 “智能关怀”,基层治理中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有机融合。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优化 “银龄互助帮帮团” 模式,探索城乡经验互鉴,为老龄化社会提供青年方案。


             拟稿: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俞孙楠 张嘉乐 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