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为更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身感受“千万工程”在浙江实施20年的巨大变化,8月28 日至8月29 日,暨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社会实践课程小分队前往安吉余村和嘉兴南湖进行调研考察学习活动。来自全院4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此次社会实践课程小分队以“踏红色之旅,助乡村振兴”为主题,期间实践小分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学习了湖州安吉余村、安吉竹博园;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南湖红船;千万工程示范地嘉兴王祥里村等地,深刻感受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深刻理解了在浙江推进“两个先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盛夏时节,同学们置身于安吉竹博园,其为国家 4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园里有上千种竹子种类,传承千载的竹子栽培、利用、加工史都被展现出来,在这里,对竹子的认知不再是单一的常见植物,而是可以散发强大生命力与艺术性的人间瑰宝。陈列室里用竹子编制的“清明上河图”再次震撼大家,以另一种形式感受到六干多年中华文化艺术之美。走进园区,认识文化传承的魅力;走进基地,探寻产业创新的秘密。安吉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发展出竹纤维、竹地板等几十种产品。形成一条高效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竹产业链。在传承竹文化与发展竹文化之间,同学们深刻感悟到安吉老百姓的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红色精神,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奋力书写中国现代化新篇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安吉余村是“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在导游的陪同讲解下,同学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余村的足迹,流水潺潺,缓缓前行,欣赏了“两山绿道、五彩水稻”等景观,参观了余村党建文化礼堂等阵地,观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专题纪录片,切实感受到把田园变成景区,把风景变成资源的创新之举,余村用实际行动打造了一个“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联合园最佳旅游乡村。感受到余村人坚持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实现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的双赢局面。在历史的转折点上,“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大余村建设是乡村振兴、区城协调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开拓,是呈现浙江“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奋力打造新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
次日,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南湖革命纪念馆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站,纪念馆四周有56根檐柱,象征着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纪念馆共三层,一楼馆内大厅在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理念里,一枚党徽位于头顶熠熠闪光。走进陈列区,墙上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辛曲折道路。过去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才能在如今迸发新活力,铸就新辉煌。
登上湖心岛,实践小分队来到停泊在烟雨楼前的南湖红船,瞻仰革命红船,缅怀革命先烈。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这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阐述“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铭记我们党的‘母亲船’,重温红船的历史沧桑,在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中永葆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激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力量。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肩负身上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重担。
最后一站实践小分队来到千万工程示范村嘉兴市联丰村王祥里。回望20年,“千万工程”一共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四个发展阶段。“千万工程”的建设和深化,真正拉开了王祥里蜕变的帷幕,从“猪栏”到“世外桃源”,王祥里奏响水韵共富曲。田野的微风吹来雨水混杂着泥土的清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映入眼帘的绿树红花,恰逢农民的自建别墅房,无不赞叹:“农村的房子越盖越好了,现在的农村不可同日而语了。”王祥里村的一隅,已然是一片别样悠闲的小天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王祥里坚信“美丽”不是终点,“共富”正在奔来。伴随着美丽乡村迭代升级,年轻人回流田园,年轻人青睐乡野,王祥里村子被注入了更多发展的活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社会实践课程小分队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足迹,深刻感悟“八八战略”作为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使同学们真实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浙江大地发生的巨变,也亲身体验了“千万工程”在浙江大地取得的伟大成就,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不负时代、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继续砥砺前行!
(文:孟琳琦 郑婧 叶晨 图:王诗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