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团队

根据学院关于2025届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总体安排和相关要求,为确保我院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和论文答辩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结合我院实际,现将2025届本科生毕业实习和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如下:

一、毕业实习工作

(一)实习安排

1.采用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实习的相关工作;

2.各专业团队331日前排查尚未落实实习单位的同学情况,填写《人文学院本科毕业生尚未落实实习单位学生情况汇总表》(附件1)并上报到我院办公室,同时组织各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帮助落实实习单位,学生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实习相关工作;

(二)实习时间

从到企业实习开始,经过4周实习,按要求上交相关材料后给予评定成绩。

(三)实习要求

毕业实习要求见《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实习手册》(附件2)。

(四)实习材料

实习材料包括实习报告、实习成绩鉴定表(实习单位盖章)和实习日记等,具体表格详见《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实习手册》。要求428日前完成毕业实习全部工作。

二、论文答辩工作

(一)答辩时间与地点安排

1.各专业团队于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周将答辩日程录入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并做好其他相关准备工作。答辩之前师生进入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查看分组情况。

2.按学院要求,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合格学生根据答辩意见修改论文并于512日前上传论文最终稿和盲审稿,同时各专业团队毕业论文负责人完成成绩评定及录入工作;成绩不合格学生于525日前完成毕业论文所有工作

(二)答辩相关工作

1.抄袭检测工作

1)检测范围:202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检测工作直接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进行,学生提交后,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才可进行检测。

2)注意事项:

学生仅能检测自己的毕业论文,检测文档统一以姓名+学号+毕业论文题名命名。原则上每位学生可检测2答辩稿+最终稿答辩稿文字复制比低于20%并达到毕业论文相关规定方可参加答辩文字复制比介于20%~30%,指导老师责令学生修改完成并审查通过后学生在自检链接进行检测,符合规定的文字复制比要求并达到毕业论文相关规定,准许其参加答辩文字复制比大于30%,不予参加答辩。答辩稿有2AIGC检测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0%各专业团队也可根据专业属性自行规定文字复制比AIGC检测并报我院办公室备案。

学生提交系统检测时,需上传完整论文建议学生先进行AIGC检测和格式检测,修改无问题后再由指导教师提交查重。指导教师可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查看学生的检测结果。

学生在答辩前资格审查时须出示检测报告。答辩通过后,检测报告附在毕业论文后归档。

2.答辩资格审查

1)每位学生需认真填写《人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附件3)并于答辩前3上交给指导教师,经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和专业团队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能进入答辩环节。

2)各专业团队严格审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学生的资格,对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各环节工作、毕业论文检测文字复制比高或论文不合规范要求的学生,取消第一次答辩资格,视情况决定能否进入二次答辩。

3)各专业团队在答辩前做好学生答辩资格审查工作,把《人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结果汇总表》(附件4)及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上交到学院办公室。

3.指导教师评阅和交叉评阅

1)指导教师评阅:学生应在答辩日前一周,将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的毕业论文上传到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指导教师在系统中完成论文评阅工作并填写《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

2)交叉评阅:各专业团队在答辩日前一周将毕业论文答辩安排做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并在系统中指定评阅教师对毕业论文进行评阅,评阅教师原则上不能是该论文的指导教师,各答辩小组之间可以交换评阅论文,评阅教师填写《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分表》。

4.答辩流程

1)答辩前

各答辩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各小组的答辩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答辩成绩评定与答辩记录工作。各答辩小组须认真填写《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答辩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详细审阅每位学生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并提前准备答辩时所提的问题。

答辩小组组长负责安排答辩程序,明确答辩注意事项及答辩顺序,主持答辩过程,评定学生成绩并写出评语。

各专业团队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毕业论文综合评定工作小组,负责处理师生对论文和答辩成绩评定的异议及相关问题。

2)答辩中

学生须报告自己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1020分钟。答辩小组对每位学生的提问不得少于3个问题。

各专业团队要认真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现场记录工作,可以进行现场录音或录像,以供评定成绩时参考。

3)答辩后

答辩成绩不合格的学生(60分以下)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继续修改毕业论文,论文质量达到要求标准的,给予再次答辩的机会。答辩通过后,按指导、评阅和答辩成绩比例计算毕业论文最后成绩。

答辩成绩合格的学生须按照答辩小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继续修改直至定稿,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上传最终稿处,并对照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自查相关材料是否全部上传正确。

(三)论文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应按各专业学生人数,原则上优秀比例不超过15%,良好比例不超过45%

2.参加暨阳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的论文须在我院院级优秀论文中产生,推荐比例不超过我院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

3.毕业论文总评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4.凡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有弄虚作假、剽窃抄袭和直接拷贝使用他人相关内容的,应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毕业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对指导师的要求

论文指导师需认真审查学生毕业论文的全部材料,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并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质量客观公正如实书写评阅意见,禁止和杜绝由他人撰写评语、代替签名等现象。

2. 对交叉评阅师的要求

交叉评阅教师须在论文答辩之前完成网上成绩评定,对毕业论文质量客观公正如实书写评阅意见。对有争议的或成绩评定差异较大的学生论文进行集体评阅,确定评阅成绩。

3. 成立答辩小组

各专业团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由专业团队负责人总体负责,答辩若分不同小组,应采用相同答辩标准。

各专业团队答辩小组由五位以上成员组成,其中至少三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应有一名副高以上职称),要求企业实务专家参与答辩各环节工作。答辩工作由答辩小组组长主持。论文答辩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即原则上指导教师不得参与本人指导学生的答辩。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举行专门会议按学院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在参考指导教师与交叉评阅教师的意见和论文评定等级的基础上,综合评定每学生的最终成绩。

4. 材料提交

各专业团队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所有论文相关纸质材料于610日前交到人文3507办公室。材料包括: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含检测报告)、答辩记录表、答辩评分表和各专业团队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人文学院

20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