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晚,英语专业在理工2306召开“新形态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学术分享交流会,由窦艳老师担当主讲人,会议围绕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进行了分享与交流。英语专业全体老师参加了交流会,会议由黄河玥老师主持。
12月22日至12月25日,“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外语教师智慧教研能力提升”系列研修班——“新形态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高级研修班在广州举行,我院窦艳老师参会并与同仁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交流。
在英语专业学术分享交流会上,窦艳老师介绍了亲临研修班并作主旨报告的专家学者,包括华南师范大学金檀教授、香港大学赖春副教授、宁波大学雷军教授、中山大学陈静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贾蕃副教授等。他们通过主题讲座、工作坊、互动研讨等多元形式,为参会教师带来新形态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与实用技巧。窦老师重点分享了金檀教授、贾蕃副教授的学术成果。

金檀教授在研修班上以“数字化转型与文本加工”为题,他指出,学术英语读写教学中,说明文阅读存在语体意识薄弱、学习投入不足、阅读反馈欠缺等问题,议论文写作面临观点构思困难、初稿创作不易以及反馈采纳不足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阅读教学采用小组读前分工、读中讨论、读后汇报的社会化模式,写作教学运用线下构思提纲、线上创作初稿、线下反馈加工的混合模式,并展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文本进行删减、改编及支架搭建的应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启发教师创新教学活动设计,助力提升学习者读写能力。
贾蕃副教授在在研修班上围绕“数字教材开发”,介绍了教材发展的历程,梳理了传统纸质教材到新形态教材四个阶段特点与局限,并分享了数字教材研究中思辨能力融入、数字教材对教师信息素养影响,以及新形态教材研究中AI在语篇选择应用、教材素养量表开发等系列成果。

学术分享交流会上,与会老师从专家学者的报告分享中受到启迪,进而围绕“教材与教法”、“暨阳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展开热烈探讨,达成了诸多共识。会议为教学与教研水平提升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碰撞机会,也激发了大家对教学的思考以及拓展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向。
(英语专业 黄河玥)